发布于 

半马连续两周 PB 后的复盘

最近,连续跑了两个半马比赛,都 PB 了,个人最好成绩也定格在了 11 月 12 日的南昌马拉松半马,成绩为 142 。

一直以来,我跑步比较佛系,夏天跑的少、冬天也跑的少,报了比赛就临时突击下,所以总跑量不多。这些年,线上线下,陆陆续续也跑了 29 场半马,但直到今年 4 月宜昌马拉松半程才跑进两小时。

所以说,针对半马而言,如果只是想完赛,还是挺容易,但想要跑出好的成绩,就必须有科学的训练。

今年 8 月在朋友的带动下,制定了相对正式的训练计划,同时,每天上下班途中在小宇宙听《跑者日历》、《PB计划》,也学习到了不少跑步知识。这些都为 11 月 5 号的黄冈半程和 11 月 12 号的南昌半程 PB 打下了基础。

科学训练

关于马拉松训练,目前了解到的有丹尼尔斯训练法和汉森马拉松训练法,因为没有完全吃透,也就没敢冒然网上的一些课表来执行,所以制定的计划是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理解来规划的:

  • 训练以周为单位,每周一个周期
  • 每周以有氧慢跑为主
  • 周末跑一个长距离(LSD),我通常都会跑一个半马
  • 每周一到两次的强度,间歇或者接近目标马拉松配速的节奏跑
  • 十一之后,增加了一点点力量的练习,强大的腿部力量和核心,可以让我们跑步不受伤,还能提升成绩
  • 在我的带动下,老婆也加入了跑步的队伍,每天早上我跑步完后,送小孩上学,然后和老婆一起跑,上图中蓝色字体为和老婆一起跑的公里数

量变到质变

对我这种多少年都跑不进 2 小时的爱好者来说,跑量的积累是提升成绩最有效的方式。我看了下 9 月和 10 月的跑量,都超过了 200 公里 :

正式因为有了跑量的保证,在 10 月 14 号能跑出 450 配速的 10 公里,在 10 月 21 号能跑出 451 配速的 15 公里。

这两次的测试,让我对在比赛中跑进 145 充满了信心。

比赛

马拉松比赛在国内越来越火热,加上疫情的放开,更是一签难求。下半年所有报名只有南昌中签了,然后又报了一个不用抽签的黄冈半程马拉松。

黄冈半程

黄冈半程是在 11 月 5 号举行,为这场比赛做了充足的准备:

1、赛前很长的一段时间一直都在关注黄冈的天气;

2、赛前一周跑量减少,间歇只做 5组,还跑了一次 5 公里的马拉松配速跑;

3、赛前饮食上尽量多补充碳水。

结果比赛当天,尽管没下雨,但气温也没有预报的那么低,起跑的时候已经有 19 度了,湿度很大,很闷,赛道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平坦。最后结果离目标有一点点差距。当然主要还是训练不够,水平太菜。

10 公里后,配速就在 5 分开外了,15 公里后想要提速已经提不动了,只能维持在 5 分左右的配速跑完,最终 1 小时 45 分 42 秒完赛,比 4 月的宜昌半马 PB 了 12 分钟。

南昌半马

南昌半马就在黄冈比赛完的下一周,中间这一周因为下雨,只慢跑了一个 7 公里,而且天气预报显示 12 号有雨,气温更是低到 10 度以下。

这些因素已经让我放弃了 PB 的想法,想着安全完赛就好。

11 号开车到达南昌的时候还在下雨,晚上大概 7 点雨就停了,一直到第二天离开南昌都没有再下,这才有机会在比赛结束后去了滕王阁和万寿宫。

12 号一早,气温 10 度左右,气温低,跑起来体感却特别舒服,时不时还有一阵冷风刮来,立马就精神了。

可能是气温低的原因,快到 10 公里的时候,大腿有快要抽筋的感觉,赶紧补充了盐丸和能量胶,看来是盐丸发挥了作用,继续跑了几公里后,腿部没有不适的感觉,最后一公里还跑出了最快配速 430 。最后成绩 1 小时 42 分 25 秒,比一周前的黄冈半马 PB 了 3 分钟。

推荐

系统学习跑步的方法和技巧,除了公众号、播客这种零碎的知识获取外,最好的方式就是看书,我选了一些还不错的跑步相关书籍放在豆列中,这些书大多在微信读书中都有,豆列地址如下:

https://www.douban.com/doulist/157036945/

最后

跑步的目的是为了健康,可不能本末倒置了,遇到伤病,该停就停,该歇就歇。在保证健康的前提下再来追求成绩,当然,也可以完全不用追求成绩,跑起来就好。